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加速形成

admin 科技资讯 2024-09-05 22 0

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上的人形机器人。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本报讯(记者 刘苏雅)体积比拇指稍大的机械关节,灵巧地抓取物品;精巧的指腹传感器与人手相仿,能识别30余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0余款人形机器人炫技。记者采访发现,虽然人形机器人还处于商业化的初期阶段,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人形机器人需要具备手、脚、眼和脑的功能。”在大会的演讲环节,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雷说,“它们将在广阔的范围内自由导航和活动,能够理解周围的环境、执行精密灵活的操作,还能通过自然语言或肢体语言与人类进行良好的互动,与人类共同完成任务。”在大会展览中,他描绘的一些场景已经实现。“我渴了。”在嘈杂的环境下,工作人员发出指令,机器人超脑平台准确识别,运动到冰箱前,拿取饮品并送到工作人员手中,一串可以指导机器人运动的行动指令迅速生成。仅是围绕人形机器人的“手”,就有一批企业发力。比如有些企业努力提高“手”的寿命。目前,仿人机械手产品的寿命通常在6至10万次。而集成了12个触觉传感器模块的FTP系列仿人五指灵巧手,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商业化量产,寿命提升至100万次以上,抓握能力与人手相当,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应用需求。轻点机械手指尖,触感与真人相仿。在一旁的屏幕上,触摸的角度、力度即刻显现。“玻璃和塑料,一眼看去都是透明的,但用这只‘手’抓一抓,机器人就能区分出来。”北京他山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指尖内搭载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触感芯片,支持7至10个维度的触觉变量感知,帮助人形机器人应对更复杂的工作环境。还有企业专攻关节电机。一款名为“蚂蚁”的网络化微型伺服驱动器在展会上亮相。它可以“四两拨千斤”,以比拇指稍大的体积,满足人形机器人关节运动的大功率需求。“它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北京清能德创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能以三分之一的价格,实现进口产品的替代。科大讯飞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季超认为,预计未来3至5年,人形机器人将逐步走入行业应用,“当场景趋于复杂化,对机器人的行走、交互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可能会率先在泛制造、物流、康养等为代表的行业级场景落地。”未来5至10年,人形机器人将走进家庭。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