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秀”纷至沓来,南海如何引才汇智?中青报跨版报道

admin 最新科技 2024-09-03 11 0

今年,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联合相关单位发起的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分享会现场,多位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合作项目在南海签约。8月30日,《中国青年报》刊登跨版内容《强国青年科学家,迎风而上!》,回顾“强国青年科学家”与南海的第三次相约。以下是报道原文:

点击版面查看原文

科技“新秀”纷至沓来

佛山南海如何引才汇智

近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畔,随着致敬“强国青年科学家”的灯光秀再次闪耀,“强国青年科学家”与南海的第三次相约如期而至。36位青年科学家跨越山海、汇聚南海。

8月19日至22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通过楼宇亮灯的方式致敬“强国青年科学家”。

科星荟萃,蝶变南海。每一次相聚,都是科学与城市深度融合的见证。2022年,南海与青年科学家们首次相约,当地在丹灶仙湖片区设置“科学路”,带领科学家们走访当地实验室“解锁”创新生态的活力密码;去年,南海邀请青年科学家与企业家深度交流,共同探索科研成果进入市场的可能……

今年,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联合相关单位发起的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分享会现场,多位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合作项目在南海签约。不少科学家“变身”为南海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新秀”,见证着自己的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市场。

如今,在佛山市南海区,越来越多的科技“新秀”纷至沓来,让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共谋未来新篇。

“新秀”登场 擦亮“南海科技”金名片

提到佛山南海的“科技担当”,三龙湾科技城是亮眼的“金名片”。

这里与广州南站一桥互联,是广佛全域同城的“超级风口”,也是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实地考察的“打卡地”之一。这里荟萃了各类科技园区、高端产业园区,被形象地比喻为“科技企业的热带雨林”。

2022“强国青年科学家”陈贤帅将公司开在了这片“科技雨林”的核心区域中。如今,80后陈贤帅是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安齿”)董事长。站在自建办公楼巨大的落地窗前,他热情地向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们介绍着三龙湾科技城在地理位置上的得天独厚之处,“站在窗前可以看到广州南站,坐高铁不到一小时可以到香港。在这里,粤港澳服务贸易拥有足够广阔的自由生长空间。”

“技术要发展还是需要多多实践。这座城市的扶持政策和暖心服务,让创业者感到了满满的诚意。我们要通过事业上的奋斗与城市共同成长。”他发现,作为广东制造业重镇,佛山拥有庞大的产业基础,以医疗器械产业为例,佛山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口腔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和集散地之一,有着丰富的上下游资源,“这也是我们企业决定落户佛山南海的主要原因”。

季华实验室同样位于佛山市三龙湾科技城核心区域,该实验室引进及组建科研团队62个,全职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高层次人才38人,总人员规模1145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专家为核心、高端领军人才为骨干”的人才队伍梯队。目前,实验室还成功研制出OLED喷墨打印装备及其配套墨水材料、SiC高温外延装备、大功率微波电源等系列成果,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944件。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城市之一、珠三角腹地的区位优势,近年来,佛山南海已集聚了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各类国家级、省级重点科创平台,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17年的950家,增长到超4000家。

据统计,在拥有市场主体超73万户的南海,平均每5个人就有1个人是“老板”。2023年,南海GDP达3930.5亿元。目前,南海全区拥有16个年产值超2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两个超千亿元。

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南海经济的蓬勃活力,更展现着这片热土对科技创新的无限渴望与包容。

让城市成为理想的科技成果转化地

陈贤帅认为,技术就像水果,具有“保鲜期”,只有迅速转化,才能在细分领域有更好发展。

“创业之难,首先在缺资金。”陈贤帅表示,在筹措资金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佛山南海对创业者“满满的诚意”。在研发团队孵化期间,他成功申报了佛山市创新创业团队,获得佛山市、区、镇三级创新创业配套扶持资金支持。后续发展时,公司相继获得中科招商等知名股权投资机构的6轮风险投资。

像陈贤帅一样在佛山南海创业成功的年轻人有很多。从2011年确立人才强区战略起,13年来,佛山南海持续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支持。比如,被认定为佛山市科学家团队的,最高可获2000万元市专项经费资助;被认定为南海区级三高四新产业的创业团队,最高可获650万元资金支持。此外,当地还提供了各类人才购房补贴、安家补贴等。

在南海,校地合作也是一大特色。佛山大学便是其中之一,为了立足南海地区的产业发展,学校特别“聚焦先进制造业,设立了科技攻关专项”。

佛山大学科学研究部部长张克山介绍,学校为此实施了“双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高校+中心+企业示范点”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构建了“贯通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发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强大动能,进一步激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了解南海企业研发和制造实力后,我们找到了一些与自身研发方向非常好的契合点。”青年科学家王洪泽是第一次来到南海,但他脑海中“已经开始思考着与南海各企业的交流合作计划”。他表示,南海在产业发展上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南海拥有优越的人文环境,在教育、医疗资源及人才引进政策上非常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南海处于大湾区核心位置之一,能够享受到大湾区科技发展红利,这为科创企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优秀吸引优秀,人才吸引人才。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南海拥有人才总量超62万人,顶尖人才项目33个、创新团队342个,另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超过100人。

共谋“新篇” 企业家与科学家携手共进

在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中,西装革履、笑容可掬的李晟引人注目。项目落地协议签约台前,他意气风发:“非常荣幸来到佛山南海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我们将在南海落地‘好活云’智能大数据平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为何选择与南海“牵手”?李晟解释说,南海卓越的科研环境、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以及对创新人才的高度重视深深吸引了他。同时,他认为“城市也是重要的吸引要素,对科创企业成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广佛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佛山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有利于企业发展。

“我准备了80张名片,都发出去了。”大会间隙,李晟奔走于会场各个角落,与来自全国的青年科学家交流、与南海科技创新平台负责人洽谈。“产学研用高度契合,合作就这么对接上了。”

随着科技“新秀”纷至沓来,如今的南海,成为越来越多科学家和企业家大展身手、施展报国之力的广阔舞台。

“新质为动力,新秀当主力,一起开辟新篇有活力。到南海来,您的梦想一定更加绚丽多彩!”南海区区长王勇表示,南海将继续立足“战天斗地”的历史、耕读齐家的文脉、开放包容的气质、实业为本的基因、科技创新的沃土、青春活力的都市,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科学家双向奔赴。

“佛山用最大热情、最务实有效的支持和服务,诚邀全国青年科学家走进佛山,认识佛山,扎根佛山。”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珊在欢迎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时表示,在步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佛山将全力推动科技与产业互促共进。

做科研征途的“破壁者”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自学医以来,发表SCI论文289篇;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个人的诊疗量每年超过1万次,在全年无休的情况下,平均一天要诊断27人次;为一位病重的年轻父亲延续了一年多的生命……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钟南山院士团队的梁文华分享了这样一组数字。

8月21日,在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分享会上,梁文华讲述了一名“研究型医生”成长过程中的思考,“我们希望把科研的工作融合到临床当中,使临床诊疗水平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提升。”

作为一名年轻的骨干医生,他的时间并不宽裕,但哪怕做完这个十几分钟的个人分享,就要赶回广州会诊,他也毫不犹豫地决定来参加这场难得的聚会。

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分享会暨“青年科学家百城行·走进佛山”活动合影。

“青年+新质生产力”圆桌对话现场。

这天,36名青年科学家从全国各地汇聚至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他们有的彼此相熟,谈话间自然地探讨起实验的进度;有的才刚见面,便试探地询问对方的科研方向,寻求跨学科合作的可能性;有的在吃饭时就聊起了科研成果产业转化的经验。

“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走到第四个年头,仍在致力于找到那些促进颠覆性原创性科技创新、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青年科研人才,讲述他们的故事,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弘扬科学家精神。

“国家的需要,才是我最根本的奋斗动力”

在分享中,梁文华提到,作为一名在临床上开展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首要的出发点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最重要的健康问题去开展研究。

2020年,“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当年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在人民大会堂领奖后,团队拍了一张照片,梁文华就站在钟南山院士的右侧。他回忆,第一次见到钟院士时,汇报自己是肿瘤科的大夫,治疗晚期病人比较多,钟院士告诉他,应该要研究早期肺癌,重点放在早期阻断,才能大幅提升预后。

换句话说,早期阻断才能治愈而非延长生存期。抓住“早”字,梁文华开展了一系列精细化研究,寻找各种细分人群的特征,有的放矢地给予治疗,锁定真正需要手术的恶性结节,避免对良性结节的过度治疗。

他发现,每年新增肺结节患者逾千万,误诊的情况大量发生着,必须攻克早期识别癌症这个难题。

他和同事研发了国际上首个甲基化诊断工具,同时利用影像人工智能,将两个系统进行整合,把肺结节的诊断率从人工判断的50%至60%的准确性提升到90%。这个工具在全国多家医院中落地使用,已惠及两万余例患者,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手术。

此外,另一项科研也大幅减少了“过度治疗”的问题。梁文华团队开发了一个从临床到分子层面的预测模型,可以精准锁定需要接受辅助治疗的高危复发人群,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很多本来会复发的病人通过使用靶向药物,甚至能够实现治愈,而对其他‘安全’的病人,我们就避免了无效的化疗。”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同年,梁文华在参加一个科研奖项的答辩时讲道,“肺癌并不是绝症,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我们有绝对的把握把它治愈。甚至对于一些还没发生浸润,就是没有突破基底膜的肺癌,能够实现100%的治愈率。”多年来,这位年轻医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奋发前行。

科研征途中,梁文华并不缺少同路人。

在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引领计划分享会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熊健动情地说:我来自洞庭湖畔,已扎根东北22年,将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建设航天强国的进程中,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成为哈工大新一代的“八百壮士”。

超轻与高强度一直是航空航天结构发展的重大挑战。熊健团队正是致力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的高强度设计方法与力学性能研究,就是希望用更好的方式,为航天器“减负”。

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相结合,像熊健这样的青年科学家们践行着代代传递的科学家精神。“做隐姓埋名的奋斗者”“走自主可控的创新之路”……这些青年科学家甘坐“冷板凳”,向着国家最需要的方向,解决“卡脖子”的科研难题。

电子科技大学的青年科学家姚佰承研究先进光子信源器件,他说,不同于传统方向,在这个方面,欧美的先发优势不明显,我们有希望实现原创突破。此后的数年间,他专注于基础研究,用新研究路径解决了光电子“调控难、敏感弱”的科学难题,掌握了新型复合波导器件的全流程制备工艺,构建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获得20余项核心专利,不断刷新器件性能的纪录。

“在光子时代,减少了我国科研‘卡脖子’的后顾之忧。”姚佰承说。

这些科学家有信心,向着国家的需要,将中国的科研技术推向世界前列。来自东南大学紫金山实验室的青年科学家张川曾在基带芯片基础理论与支撑技术研究方面作出突破性贡献,他说:“在科研上,我们不仅有平视世界的能力,更要不断奋斗,努力站在世界前沿。”

从“衣食住行”到“星辰大海”

“在我小儿子眼中,比起科学家,我更像是一个美食家。”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青年科学家易俊洁用一句玩笑开启了她的分享。

科研要促进乡村振兴,科技成果要转化成当地老百姓能握在手里的好处。

在昆明理工大学,易俊洁组织了云南省首批果蔬加工团队,这个团队共有11人,毕业于海内外知名高校,只有3人有“云南背景”,其他都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平均年龄33岁。

云南的森林里,很多果子又酸又涩,但正是因为难吃,这些果子才留在了森林里面,成了特产。“我们就想着,怎么能让这些野果子变成让老百姓致富的金果子。”

易俊洁团队开始围绕云南这些特色果蔬,设计营养型的新产品。

他们受低脂零糖气泡水的启发,开发了酸果子的代谢饮料,生成“天然味道”,“冰冰凉凉,在云南非常流行”。云南人把水果当菜吃,他们就开发出了酸角煮鱼、百香果煮鸡等预制菜,还把果子做成了火锅底料。

这些技术在企业转化,成了大众能吃到的美味,也成了老百姓手里踏踏实实能赚到的钱。此外,他们在云南文山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作为科技特派员的易俊洁长期扎根在一线。

这些青年科学家“下接地气”关注衣食住行,也勇闯无人区将目光投向宇宙和深海,探索着人类认知的极限,为国家战略安全保驾护航。

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一直是人类探索海洋的难题。特别是水分子和悬浮粒子对光的吸收和散射,极大地限制了水中的可视距离,导致水下“看不清、看不远”。来自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青年科学家胡浩丰主要从事偏振光学成像和海洋光学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简单来说,胡浩丰一直在探索用光学知识解决海洋问题,研究出了能在深海使用的“照相机”。

“向海追光,向海图强”,胡浩丰回应着“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在研究中,他发现:“海洋探测是涉及多个学科交叉的领域,存在不少有待突破的难题。学科交叉融合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做产业与科研的“破壁者”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们的科研初心就是要改进生产,改善生活,惠及百姓。”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的青年科学家关倩倩所在的团队建成了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蔬发酵专用菌种库,并基于此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在座的各位或许还接触过我们的产品,包括我们开发的果蔬饮料、果蔬原浆、果蔬冰淇淋等。”

据关倩倩介绍,这项技术目前在全国20个省份的10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还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发酵果蔬绿色制造产业。

但这一切都是从一个认知开始的——一片烂掉的蔬菜背后是什么?在分享会现场,关倩倩讲了一个故事。她所在团队带头人熊涛教授曾经在江西省乐平市看到一位菜农将一车近两吨重的圆白菜以10元的价格贱卖掉。菜农知道会亏,但是,“如果今天卖不出去的话,可能明天连10块钱都卖不到。”

再看一组数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果蔬生产国,但是果蔬的加工率不及发达国家的1/5。每年新鲜果蔬腐败损耗高达 30%以上,损失超过千亿元。

关倩倩和她所在的团队深知,只有发展果蔬精深加工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果贱伤农、果蔬损耗浪费”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想到了“发酵”。我们生活中常常吃的酸菜、泡菜、腊肉、酸奶等,其实都是微生物发酵的食品,“益生菌发酵技术在乳制品行业应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在果蔬加工领域却一直没有应用。”

关倩倩所在的团队另辟蹊径,希望将益生菌发酵技术应用到果蔬的精深加工领域。但是,我国乃至国际上都缺乏果蔬发酵专用菌种。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她和同事“白天找菌种,晚上坐着火车去下一个地方找菌种,一走就是一个月”。

团队成员四处奔走,历经20年,终于打破菌种“卡脖子”难题,建成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蔬发酵专用菌种库。

“研发出来成果只是上半篇文章,将这些成果真正转化落地才是更为关键的下半篇文章”。关倩倩所在团队一直在推动果蔬益生菌发酵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凭借技术优势,这个产业链也在向新疆、云南等地延伸,不断推进着乡村振兴。

“面向未来,新质生产力应该是什么样的生产力?”在“青年+新质生产力”圆桌对话上,几位科学家共同探讨了各自科研领域发展的前沿视角以及产学研合作的路径。与会科学家表示:“做‘顶天立地’的科研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通过“产学研”合作,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静认为自己这一代“玻璃人”守住了“国产”的阵地。

自乔布斯开创性地在iPhone手机上使用玻璃触摸屏后,美国康宁公司生产的“大猩猩玻璃”长期在市场占据垄断地位。

直到2020年有了变化,苹果公司发布了一种新型高端屏幕保护材料——透明微晶玻璃,能够使整个手机的耐摔程度提高4倍。但在2019年,王静所在的科研团队已经和一家老牌光学玻璃企业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了产学研合作。2020 年,他们让国产的旗舰机装配上了国产的高性能透明微晶玻璃屏幕盖板。

这就是王静通过快速的产学研合作“守住阵地”的故事。她说,在这场合作中,高校、玻璃企业、移动终端三者达成了共赢。当时,这家传统的光学玻璃企业正寻求突破。通过这次合作,其顺利转型为消费电子领域的供应商。对手机等移动终端企业来说,国产高性能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帮助其解决了供应商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科研转化为成果,在产业中反哺科研,“共同进步”。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解决从0到1的问题。”在张川看来,在科研领域,如果只是跟随研究,就会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未来的科研工作者要有信心、有勇气突破核心领域。

什么是做顶天立地的科研?如何做科研和产业“破壁者”?王静给出了自己的看法:“顶天就是要创新,立地就是科研要接地气,做有用的科研。”她提到,在与企业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梳理出很多科学问题。科研教学与企业服务同向而行,“知道产业的痛点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我们的科研才能够切切实实去解决企业目前遇到的困难。”

投身教学,培养更多青年人才

科研的道路往往漫长而孤单,但前行的道路上,总需要一辈又一辈的青年接过师长的接力棒,不停地传承下去。张川说:“我们需要培养一个有坚定信仰、充足能力的科学家团队。”

易俊洁在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建立了一个“科技小院”。此前,大部分科技小院都来自农科院校,这是工科院校的一次大胆尝试,“我们在探索工科院校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梁文华总是用自己快速成长的个人经历来指导学生,让他们也能够快速成长。梁文华介绍,他指导的本科学生多次在“挑战杯”上获奖,有的在低年级的时候,已能够在一些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汇报,不少学生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综合型医生。

这些过去的学生、未来的“战友”将同梁文华一起,“管理”中国人的身体健康。

回到母校工作的姚佰承热衷于与学生一起进步,他有一个外号——“知心小哥”。除了教授的身份,姚佰承还担任了学院的兼职辅导员、创新创业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等职务,分享自己求学和科研的经验。在这次分享会上,他提到:科研事业,重在传承。“国家需要培养科学青年的苗子,我就去做点燃星火的青年播种者,倾力分享自己的感悟、尽力传递自己的知识,不断培养新的青年人才,希望越来越多的学子,成为我、超越我。”

追逐那一束光

科研征途上,有这样一群追光的青年科学家:他们有的潜心钻研海洋光学技术,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青春力量;有的通过攻坚果蔬加工技术,将曾经“没啥用”的野果子变成让老百姓致富的“金果子”;有的发挥技术优势,让技术与艺术巧妙结合,使传统文化“活”起来……他们的故事,是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的奋斗缩影。“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他们用实际行动,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投身科技强国建设,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和生力军。

胡浩丰: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一直是人类探索海洋的难题。特别是水分子和悬浮粒子对光的吸收和散射,极大地限制了水中的可视距离,导致水下“看不清、看不远”。实现水下环境中的清晰、远距离成像,已成为海洋、国防、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亟待解决的国家重大需求。而这一难题,正是青年科学家胡浩丰所致力于突破的。

多年来,胡浩丰以海洋复杂环境下高质量光学成像的需求为导向,以光学与海洋领域的学科交叉为特色,开展了面向海洋复杂环境的偏振光学成像技术的研究。胡浩丰及团队利用偏振信息应对水下和微光两大海洋复杂成像环境,基于偏振信息的获取和优化处理,有效抑制了背向散射光和增强信号光,从而提升成像距离和成像清晰度,最终实现了8.5倍衰减长度的水下超视距清晰成像,将水下可视距离提升1倍。

基于这项研究成果,胡浩丰积极推进成像系统的仪器化和工程化研发,研发了水下超视距偏振相机。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完成多次海试,并已通过国家水运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的第三方测试。

水下偏振成像技术的代表性应用,是在核电安全领域。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核电厂冷源取水口堵塞事件时有发生,威胁核电站运行安全和国家电网的稳定性,引起高度重视。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对核电站海水中致灾生物的有效探测识别。2022年,作为天津大学一方的技术负责人,胡浩丰带领项目技术团队克服了新冠疫情、技术、协调组织等多方面挑战,在不到5个月的研发周期内完成攻关。最终,其团队自主研发的核电冷源监测预警浮标系统海试成功,解决了近海浑浊水体环境下对于水母、毛虾等高透明致灾生物清晰成像的难题。

当下,在海洋探测技术方面,仍存在不少有待突破的难题。对胡浩丰来说,深入钻研海洋光学技术,向海追光、向海图强,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青春力量,将是其矢志不渝的追求。

熊健:扎根复合材料领域攻关22年,初心不改

在辽阔的黑龙江大地上,冰雪覆盖的冬日美景与肥沃的黑土地并存,孕育了无数梦想与希望。在这片土地,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教授、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熊健已扎根复合材料领域科技攻关22年。

熊健深知,随着空间时代的到来,航天器对轻量化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轻质复合材料结构是未来航天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

多年来,熊健和他的团队专注于研究轻质复合材料与结构,提出了材料结构一体化的研究思路,采用力学和材料学交叉路径,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形成了一套设计完整、制造性能高的技术体系。他们发表的多篇论文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引用,更在航空航天器的关键部件轻量化设计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在科研征途上,熊健有幸得到了复合材料领域泰斗——杜善义院士的悉心指导。杜善义院士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接触到重量轻且强度高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便敏锐地意识到其在未来的中国必定大有用武之地,于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复合材料团队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之中。

当熊健问及80多岁的导师今后有何规划时,杜善义院士回答他:“为党为国多做一些事情。”在杜院士的引领下,熊健不仅在专业领域深入耕耘,更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信念。

展望未来,熊健希望自己继续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建设航天强国的进程中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以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与使命。

姚佰承: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在青年科学家姚佰承看来,这一切都得益于现代化建设者们的接续奋斗。

几十年前,姚佰承的父母投身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他也因此出生在深山中的重工业基地——“英雄城”攀枝花市。谈及那段峥嵘岁月,父辈们时常告诉年幼的姚佰承:“当年国家难,我们进了大山沟,以后你们要挺直腰杆走出去哦。”这句话被姚佰承记在心里,成为他决心科学报国的梦想种子。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信息领域,光信源器件是光子信息网络的基石,它们应用广泛,也精密复杂。不同于传统方向,光子信息器件在欧美的先发优势不明显,我国有较大希望实现原创性突破。国家需要插旗前沿科学的高峰,姚佰承决心要做那位迎风而上的青年攀登者。

数年来,他和团队专注于基础研究,提出了以光纤和波导为核心载体,以新型二维材料为赋能介质的新研究路径,解决了光电子“调控难、敏感弱”的科学难题,先后在《自然》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不断提升着国际影响力。

“国家需要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我就去做那攻坚克难的青年‘爆破手’。”近年来,姚佰承和团队先后在光纤、片上和微腔中实现了高性能、多功能的光电异质结构,掌握了新型复合波导器件的全流程制备工艺,构建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获得20余项核心专利,不断刷新器件性能的纪录,帮助我国在光子时代减少“卡脖子”的后顾之忧。

在推动产学研共进、传承科研事业方面,姚佰承也是一名积极的青年践行者。姚佰承所在团队研发的光信源器件产生的信号精准,能探知微弱的变化,被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龙头企业广泛评价为“指标国际领先,应用价值突出”。在实验室内外,他也倾力分享自己的感悟、传递“知识之火”,助力培养源源不断的科研力量。

姚佰承相信,新时代,青年科学家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在伟大的科学事业中,只要我们心怀祖国,就必然势不可挡。”

梁文华: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去研究

梁文华认为,作为一名在临床上开展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首要的出发点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最重要的健康问题去开展研究。第一次见到钟南山院士时,梁文华汇报自己是肿瘤科的大夫,治疗晚期病人比较多。钟院士建议他研究早期肺癌,把重点放在早期阻断上。

抓住“早”字,梁文华开展了一系列精细化研究,寻找各种细分人群的特征,有的放矢地给予治疗,锁定真正需要手术的恶性结节,避免对良性结节的过度治疗。

梁文华和同事们研发了国际上首个甲基化诊断工具,同时利用影像人工智能,将两个系统进行整合,把肺结节的诊断率从人工判断的50%至60%的准确性提升到90%。这个工具在全国多家医院中落地实用,已惠及两万余例患者,避免了大量不必要的手术。此外,梁文华团队开发了一个从临床到分子层面的预测模型,有效避免了过度治疗。

梁文华坚信:“肺癌并不是绝症,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我们能够有绝对的把握把它治愈。甚至对于一些还没发生浸润,就是没有突破基底膜的肺癌,能够实现100%的治愈率。”

李晟:发挥技术优势,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10年前,一些图像识别和算法技术长期垄断在外国人手中,不利于国内文化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改变这一境况,抱着科技强国的信念,李晟带领团队放弃外国的优渥条件,回国创办智能大数据企业,从事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和图像技术研发工作。如今,李晟已成为北京新动力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新业态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带领团队研发了多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智能大数据平台,取得百余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

李晟带领团队战略收购东南亚的南海考古公司,整理保护南海沉船海捞瓷十余万件。为了整理保护仍在海外漂泊的中国艺术品,李晟在伦敦、吉隆坡等20余个城市设立办事处,与苏富比拍卖、马来西亚国家艺术馆等数百家国际艺术品机构进行合作,用智能大数据进行鉴证溯源相关工作。

李晟坚信科技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新生”。他希望通过技术研发,用智能大数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李晟认为,传统竞争的红海,就是科技创新的蓝海。如今,在文化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仍存在真伪难辨、假货横行等市场失灵问题,传统单纯凭借眼力、经验的专家鉴定方式,存在技术标准不够公开、透明等痛点问题。如何去伪存真,为艺术市场提供质量和信用保障,是破解“有价无市”等流动性难题的关键。

面对新发展机遇,李晟将秉承“敢为人先、诚信至上,优化资源、勤于钻研”的精神,坚持“自主可控的创新研发”与“高效精准的产学研转化”并重,立足科技自立自强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贡献力量。

易俊洁:将山中的“野果子”,变成致富的“金果子”

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青年科学家易俊洁,是一个从小就对美食特别感兴趣的江西姑娘。她在中国农业大学的食品科学营养工程学院获得食品科学博士学位后,在比利时鲁汶大学拿到了自己的第二个博士学位——生物工程。2018年,易俊洁要作出人生的一个重大选择:欧洲的老师希望她留下来继续做研究,国内的导师邀请她回到母校,在国家级的平台上开展工作。

易俊洁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惊讶的选择——去昆明理工大学。在作这个决定之前,易俊洁甚至没有去过云南。谈及这个决定,她提到了一些关键信息:2018年是国家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云南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是我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在昆明理工大学,易俊洁牵头组织了云南省首批果蔬加工团队,云南的大山深处藏着酸角、多依等多种多样的“野果子”,这些果子大多又酸又涩,但正是因为难吃,这些果子才留在了森林里,成了“没啥用”的“土特产”。“我们就想着,怎么能让这些野果子变成让老百姓致富的金果子。”

作为食品加工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易俊洁积极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昭通,她参与开展苹果保鲜和深加工产业化技术服务,帮助当地重塑“北有烟台,南有昭通”的辉煌形象,首创超高压苹果汁;在玉溪,她利用酸角、滇橄榄等云南特色林果,创新“微浓缩”和“微发酵”果汁加工与靶向复配技术,开发“天然气”“轻酵素”系列果汁饮料产品和“酸果”复合调味料系列产品,助力龙头企业打造“云南水果料理大师”领军品牌,带动就业1.8万人次;在文山,她参与开展八角产业深加工技术服务,解决13.74万吨八角的出口问题,创造年农业产值13.87亿元,农村受益人口约30.1万人,八角产业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从雪山到热带雨林,从6700米的高原到76.4米的河谷,大跨度海拔、小区域气候,这就是云南。也正是这样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云南丰富无比的微生物多样性。”易俊洁说,“在这些微生物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才能吃到独具风味的云南发酵果蔬产品。”

致敬强国青年科学家

让科技之光传递下去

“科技让艺术‘活起来’”“同学们千万不要认为,女孩子不能学机械”“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近日,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代表来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西樵山下宣讲交流,分享科技创新路上的奋斗故事和心路历程,组成“科技之光”青年宣讲团进校园,与同学们展开面对面的科普交流,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家精神、追逐科技之星的愿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近些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存在受制于人的短板和“卡脖子”问题,科技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赋能还相对不足,建设科技强国既面临新机遇,也要应对新挑战。

青年科技人才往往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比较少,也善于应用新方法、探索未知领域,实现“从0到1”的突破。2023年12月,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22)》显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更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事实证明,在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青年科技人才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此次宣讲活动中,青年科学家们敢想敢拼、坚韧不拔、心系国家的奋斗姿态令人印象深刻:他们有的饱含人文关怀,因为看过菜农因储存问题不得不贱卖掉一整车蔬菜的情况,决心下大力气研发果蔬发酵专用菌种;有的潜心钻研海洋光学技术,着力提升水下成像距离和成像清晰度,助力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有的将技术与艺术领域巧妙结合,让智能大数据成为艺术品鉴定的“掌眼”神器,通过弯道超车让我国艺术品图像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2024“强国青年科学家”们的研究领域或有不同,研究重点难点或有差异,但那份勇敢探索宇宙万物奥秘的冲劲,努力攻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韧性,以及“国家需要,我就去做”的使命担当,是他们共同的理想底色。这份科技之光,应当被更多传递出去。

追求科学真理道阻且长,科学家精神需要被代代传承。事实上,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正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核。在进行宣讲时,不少青年科学家都提及老一辈科学家甘为祖国事业育桃李的动人故事。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熊健分享时说,在科研征途上,他得到了复合材料领域泰斗——杜善义院士的悉心指导。在杜院士身上,他不仅学到了先进的专业知识,更接续了那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情怀。“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当年,深受钱学森先生影响的杜善义院士,又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着严谨治学的理念和心系国家的精神,将科学家精神延续下去。

如今,青年科学家进校园科普等方式,也可以让科学的魅力得以彰显,让科技之光传得更远、直抵人心。良好的科学氛围,本身就能增加中小学生感受科学的“触角”,完成对科学“去陌生化”的过程。X射线的发现背后,有怎样失之交臂的遗憾故事?有人随便吃点就胖,有的人却怎么吃都不胖,是因为“体质”不同吗?能否通过基因进行“科学算命”?当科学不再只是课本上的抽象概念和一道道习题,当科技的魅力经由科学家的生动描述传递出来,也会在小小少年心中点燃好奇,埋下一颗颗理想的种子,进而激发出他们向科技领域进发的雄心壮志。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的答疑解惑,有助于帮助青少年打破思维桎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不同学科间的关系,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问题。“文科类学生为何要学物理?”在互动提问环节,一名学生就向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靳志文发出了“灵魂拷问”。对此,靳志文表示,物理学科的学习思路与方法对历史等文科也有一定的帮助,像考古、文物修复等文科类专业现在也应用了许多数字技术。在学习中,学会打破学科壁垒,善于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魅力,也是一门成长必修课。

此外,针对“女生不适合学机械”等刻板印象,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郑李娟也用自己的经历和见闻,鼓励学生打破成见,在填报大学志愿专业时,“不要有性别顾虑,选真正感兴趣的”。面对面交流中,每一次“过来人”的心得点拨,每一场讲座中迸发的思维碰撞和智慧火花,都是对科学家精神的生动注脚。当学科学、爱科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当追逐科技之星成为青少年的自发行动,必然会为创新创造提供更具滋养力的土壤,培育源源不断的科技后备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建设科技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致敬强国青年科学家,不仅能让更多人感受到高质量发展中澎湃的青春活力,更有助于推动崇尚科学、热爱科学蔚然成风,让科技之光不断传递下去。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