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词条:固态电池

admin 科技生活 2024-09-03 28 0

固态电池,这个技术名词近期因一场直播再度成为行业热点,在 A 股市场上,相关题材股票也迎来一波上涨行情。今日,让我们一同来深入了解动力电池的终极目标——固态电池。

先来看一则报道,4 月初,智己品牌 CEO 刘涛公布,智己 L6 车型搭载了最新的光年固态电池,可轻松实现 1000 公里续航,快充时间也远超当前主流锂电池,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各界对固态电池的热烈讨论。关于这款固态电池的争论暂且搁置,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是相对于目前广泛使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而言的。液态所指的是锂离子或者磷酸铁锂电池中电解质的形态,电解质对电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液态锂离子电池中,液态电解质充满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空间,锂离子在从正极到负极再到正极的运动过程中,完成电池的充放电。

从原理上来说,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由于没有了隔膜和液态电解质,它展现出诸多先天优势。比如,固态电解质密度更高,结构更紧凑,能让更多带电粒子聚集,且离子在固态介质中移动速度更快,可产生更大电流从而提升电池容量。

目前,续航里程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能量密度。在锂离子电池中,能量密度由正负极材料决定。目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本已进化到 811(镍、钴、锰三种元素所占比例),即高镍三元,堪称材料天花板。而负极材料进化没那么顺利,目前主要采用石墨升级到硅碳负极的材料,其能量密度上限为 400Wh/kg。但若直接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能量密度有望达到 2600 - 3500Wh/kg。

然而,为何不能直接采用金属锂呢?因为在液态电解质中,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锂易产生锂枝晶,这种物质结晶形状如尖刺,甚至会刺穿隔膜,造成正负极短路。而固态电解质则不存在此问题。若采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可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这也是固态电池的最大优势所在。

除此之外,固态电池因无液体存在,封装更简单,无需担心漏液问题,也无需额外增加冷却管降温。在传统锂电池中,隔膜和电解液体积占据整个电池的 40%,重量占 25%。若采用固态电解质材料,正负极之间距离可缩减至十几个微米,电池包体积和重量会大幅减轻。在循环寿命方面,由于克服了锂枝晶现象,理想状态下固态电池循环性能可达 45000 次左右。此外,固态电池充满电只需十几分钟,工作温度范围扩大至三倍以上。

由此可见,固态电池优势明显: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以及在极端温度下的稳定表现。其实早在 30 年前,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就宣称研发出固态电池,可为何至今固态电池都未大规模普及呢?要知道,动力电池市场化需满足五个核心指标:能量密度、充放电性能、生产成本、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目前制约固态电池的主要瓶颈是生产成本,有分析机构指出,到 2026 年,随着技术进步,固态电池成本有望达到 6000 元/kWh。若购买一台 70kWh 的固态电池汽车,单单电池成本就高达 42 万元。目前碳酸锂价格是 10 万元每吨,换算成三元锂电池电芯成本大约 495 元/kWh,一台 70kWh 的锂电池车电池成本仅 3.5 万元,近十倍的成本落差是阻碍固态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

再回到开头,说说智己发布的光年固态电池。从视频直播解读可以看出,这款所谓的固态电池并未完全摆脱液体电解质,依旧需要液体成分润湿极片,方便电子在极片间运动,该“润湿剂”质量占比约为电池整体的 10%。所以称之为半固态电池更为合理。不过即使如此,这款电池凭借其 130KWh 的容量,10 分钟补充 400km 续航里程的补能效率也远超目前主流锂电池。可见,如果未来能将固态电池的成本降低到与锂离子电池相当的水平,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将会大幅增加,电池的安全性也会显著提升,影响电动车发展的痛点也将迎刃而解。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