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遭德国全面禁售!网友:联想有难,八方点赞?

admin 科技生活 2024-08-23 9 0

5月11日消息,据德媒 WirtchaftsWoche报道,联想、摩托罗拉全部支持蜂窝网络的设备(涵盖手机、平板电脑和支持移动数据的笔记本电脑)目前在德国遭遇禁售。

此消息一出,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对于身为中国科技巨头之一的联想集团,大家既熟悉又带点偏见。(上述视频评论区可吃瓜网友评论)

联想,诞生于中国,一度作为“国民品牌”,有着世界500强企业的实力,为何如今轻易“引燃”网友情绪?为何联想口碑一度下滑?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这源于,联想在过往几年的一些负面印象。

2024年,联想这家成立40年的千亿商业巨头,再次站在十字路口,将何去何从?

前世今生:从偏爱,到偏见

谈起出身,联想可谓“根正苗红”——1984年是联想诞生的年份,也是希望开始的一年。中国科学院派出了几十名技术骨干,建立了联想,包括公司的首任总经理柳传志,以及总工程师倪光南。诞生之后,联想大力开发联想式汉卡、个人电脑、服务器等产品,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1996年,联想已经坐上了国内电脑市场的头把交椅。当时的联想,有上进心,有创造力,有好产品,深受国民喜爱——大家都希望联想能做大做强,让中国引领电子技术的潮流。

不过,随后联想的两位核心人物柳传志和倪光南,在发展路线上有了巨大分歧。倪光南希望走“技工贸”,即技术→加工→销售,先开发核心技术,再转化成产品来赚钱。柳传志则主张“贸工技”,先想办法多卖产品,核心技术以后再来说。两者意见相左,联想最终抉择以“贸工技”为战略路线,这也为后来的“组装商命运”埋下了铺垫。

2004年,联想以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票拿下了IBM全球PC业务,这次的大收购让联想一跃登到过去20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破冰之旅的最顶峰。此时的联想红极一时,大受消费者青睐。

但在2007年之后,联想接连出现飞线门、SSD阉割门、国内外售价差异、5G投票事件等负面情况,品牌口碑开始直线下滑。当时,不少网友调侃,联想差别对待中国消费者,故意卖高价,民族品牌竟然拿自己人割韭菜!联想,是世界的联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这几年,不少网友直指联想早已“变质”,并细数其众多黑点——

不愿在科研上投入资金,拿不出像样的成果,却想到科创板上市;

联想高管位置大半由外籍人士占据;

目前欠下千亿外债;

......

曾经让国人骄傲的民族品牌,在这一桩桩负面事件中,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寻求转型,破局营收下降的窘境

联想的转型之路已历经多年,从最初依赖PC业务,到逐步拓展至3S业务(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设施和智慧服务),旨在构建第二增长引擎,实现去PC化转型。

早在2017年,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刘军便提出了智能化转型战略,其核心在于两大方向:一是从产品中心向客户中心转变,二是通过3S业务的发展来构建公司的第二增长引擎。

2019财年,联想进一步明确了在稳固PC核心业务的同时,聚焦智慧家庭、智慧办公和智慧行业解决方案,并推出3S战略和“端-边-云-网-智”布局。

直至今年,联想明确了“AI for All”战略,致力于100%的算力基础设施产品支持AI,50%的基础设施研发投入AI领域,实现全面AI技术覆盖全域AI应用。

然而,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经过七年的转型努力,联想的转型效果并未如预期般显著。从依赖PC业务到逐步拓展至3S业务,联想试图通过构建第二增长引擎实现去PC化转型,这一过程中的挑战与困境也随之浮现。

业绩数据显示,联想近两年正面临营收下降、增长乏力、利润下滑的窘境。

根据联想发布2023/2024财年三季度未经审核业绩。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9个月,公司营收430亿美元,同比下滑13%;归属净利润为7.63亿美元,同比下滑49%。具体到三季度,联想营收为157亿美元,同比增长3%;实现净利润3.37亿美元,同比下跌23%。

Canylys发布的2023年全年中国大陆台式机和PC的市场报告,在国内市场TOP5榜单中,包括联想、惠普、戴尔、华硕等厂商的出货量均出现了一定下滑。联想以1553.6万台的出货量稳居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38%,年增长率下跌了19%,降幅明显。

在转型后的新业务尚未成为真正的支柱业务之前,联想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来拉动业绩的回升。这也是联想当前正在积极摸索的方向,期望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创新,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押注AI PC,新引擎会有用吗?

久旱逢甘霖,经历十余年低谷期,AI被PC厂商们欣喜地当作向上攀爬的绳索,整条产业链都焕发着久违的活力。

华为、荣耀、苹果、微软等纷纷布局AI PC生态,扎堆亮相国际消费电子盛会CES 2024;芯片厂商也闻风而动,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和AMD相继发布了能够支持在手机端运行百亿参数大模型的手机芯片。

对于谋求转型多年的联想集团来说,AI PC无疑将是未来十年最大的机遇。

4月18日,联想正式发布了业内首款AI PC个人智能体——联想小天,这标志着AI PC领域的新进展和里程碑。在联想看来,真正的AI PC需要具有五大特性:一、内嵌个人大模型,拥有个性化本地知识库;二、具备CPU、GPU、NPU本地混合AI算力;三、拥有开放的AI应用生态;四、可运用自然语言交互;五、拥有设备级个人数据和隐私安全保护。

不过,业界对于 AI PC 的定义并未完全达成共识,在消费者眼里AI PC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即便芯片厂商、系统厂商、PC厂商等都在造势AI PC,但没有实实在在的应用场景,没有办公效率的提升,没有性价产出比,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让消费者买账。

我们也不禁疑惑,被PC厂商视为救命稻草的AI PC,能否刺激暮气沉沉的PC端市场?而“组装厂”联想,能否借此重回巅峰?

有趣的是,尽管联想等PC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但PC产业的创新主导权实际上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而是由芯片和操作系统供应商引领。包括PC制造商在内的下游终端制造商在产业链中往往扮演“组装厂”的角色。

以联想为例,尽管其PC业务多年来位居全球前列,但其产品依然依赖于外部供应商提供的核心组件。芯片来自美国和中国台湾,操作系统来自美国,存储芯片源自韩国和日本,屏幕和摄像头同样来自韩国和日本等地。除了品牌,联想电脑的大部分核心技术和产品都不是自主研发的。

联想此前推出的“AI Twin”是与微软合作的成果,而其能够运行端侧AI,也离不开英特尔推出的Meteor Lake芯片。在AI PC的趋势下,无论是底层算力芯片还是上层软件应用,联想都缺乏自主掌控的核心技术。

面对AI PC的风口,联想的CEO杨元庆明确:这场革命不是集成商的角逐,而是创新者的赛跑。

言下之意,AI集成商,联想不做。

然而,整体来看,由于缺乏芯片和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联想的AI PC护城河难建,很长一段时间内仍难以摆脱“组装厂”的标签,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

至于未来,AI PC 这一新支点,能否拉动联想再进一步,仍需要时间来验证。

写在结尾

成也萧何败萧何,好事能传千里,坏事也能很快不胫而走。

如今的大众舆论导向,想来也并非联想所能预料的。

作为曾经的科技领军者,联想在市场满意度上拥有优势,但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任何战略失误或偏离核心决策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连锁反应。

未来,大家还愿意相信联想吗?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