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智能驾驶“飞入寻常百姓家” 十几万就能买到,众多新车打响智驾“普及战”

admin 最新科技 2024-09-19 12 0

随着汽车消费者年轻化,购车者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要求在逐步提高,根据7月份甲子光年智库发布的《2024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称,有54%的汽车消费者将智能化水平列为购车时考量的关键因素,更先进的驾驶体验、更智能的座舱环境以及更个性化的驾驶乐趣,对年轻消费者很有吸引力。市场需要便是动力,在车市智能化的下半场,高阶智驾下沉成为“主旋律”,以往30万元以上车型才能搭载的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成了一些十几万元新能源车的标配。智驾平权的“普及战”,将会贯穿2024年第四季度甚至是整个2025年。高阶智驾装车越多发展速度才能更快众所周知,高阶智能驾驶成本高昂,以前只是应用在更高端的车型上,比如拥有高速NOA/城市NOA车型和无智驾功能车型相比,终端差价达到3万元以上,以30万元的整车为例,高速NOA系统在整车成本中占到了10%,城区NOA系统成本则占整车的15%,成本着实不低。但在当前经济背景下,只有降低智驾使用的价格门槛,才有可能加速向更多大众消费者渗透,才能增加训练数据,加速技术突破,而大多数车企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什么叫高阶智驾?我们说得通俗点,就是普通智驾在高速上定速巡航,除了可以不踩油门、能跟着前车自动行驶外,还可以自动框定在车道内,偏离了方向盘就会自动纠正;那更高阶的智驾,就是除了这些功能之外,它还可以检测周边的车流,实现自动超车、上下匝道,避让路边锥桶、水马,识别限速牌等,还有些更先进的高阶智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城市NOA,可以在拥堵的上下班高峰的城市路段,实现识别红绿灯走停,自动避让行人、自行车,斑马线前让行,甚至能实现点对点的自动驾驶,比如在地图上设定了家到单位,开启城市NOA之后,它就能自动开过去,司机的手只需要轻扶方向盘就行,已经非常接近全路况的自动驾驶了”,资深的汽车业内人士刘先生表示。据悉,智能驾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进化过程,每家车企采用的方案都不一样,有些是依赖于厘米级的高精地图外加摄像头扫描实现,有些则是只依赖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算法,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使用的人越多、跑的里程越长,它就越精准越安全。“这不难理解,就像个小学生,每天都走上学放学路,一开始还要大人领着,但慢慢的他就会熟悉路况,哪里堵车,哪里有危险,哪里经常出现外卖车,重要的是,这些数据不只是一辆车在收集,而是许多车收集之后传到云端,所有高阶智驾的车都可以使用,结果就很明白了,使用的车越多,整个智驾能力就发展越快。”拥有高阶智驾新车逐步增多不少十几万元车型功能升级尽管说高阶智驾成本依然较高,但更快的下探速度,对车企将会十分重要。比如8月27日上市的小鹏MONA M03,不到16万元的顶配已经配有了小鹏的XNGP智驾系统,这是小鹏的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它正式从“全国都能开”全面升级为“全国都好用”。而同样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放的,还有长安深蓝S07,它借着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直接把售价做到了20万元以下。“现在每家新能源车企都有高阶智驾的研发团队,有些是自己的,有些是跟别人合作的,比如很多车企就在用华为的智驾系统,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就是比较先进,也是国际上极少数能与特斯拉抗衡的技术”,刘先生告诉记者,除了不少品牌应用华为智驾系统,问界、智界、享界等“嫡系”更不用说,价格也是在逐步降低。比如前段时间上市的问界新M7 Pro,就搭载HUAWEI ADS基础版,即不含激光雷达的纯视觉智驾方案,具备NCA智驾领航辅助功能,支持全国高速和城市快速路领航,支持160多种泊车场景的自动泊车等能力,它的入门车型价格只有24.98万元,门槛较之前下降了4万元,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上车”优质、高性价比的智驾生活。“之前24.98万元的M7这款车型,是没有高速NCA功能的,但是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了,M7 Pro上就有了这个功能,它可以实现高速上自动超车、上下匝道,更大幅度地减轻驾驶员的操作疲劳度,这是大趋势,更便宜的车型拥有了更多的智驾功能”,青岛重庆南路问界展厅的销售人员说。高阶智驾正在快速下放,比如大疆车载在今年3月的“成行开放日”上提出,8万元车型即可具备高阶智能驾驶功能;4月12日,宝骏悦也Plus、宝骏悦也上市,售价区间为8.08万至10.38万元,两款车均宣称搭载有高阶智驾。除此以外,包括吉利、零跑以及百度Apollo等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也携智驾产品纷纷入局下沉市场。完全落地仍存难题如何控制成本是关键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曾表示:“低于30万元的华为智驾都是亏钱的。”高阶智驾进入下沉市场,不仅意味着高端技术普及到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中,也意味着要将价格控制在更加亲民的范围内。所以,要想推动智驾在更多中低价车型“上车”,降本就成了行业玩家普及智驾的首选动作。有业内人士认为,在15万元左右的车型区间,消费者实际上可能更加关注整车性能、品牌、设计、能耗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而不仅仅是智能驾驶技术。同时,新能源汽车与电池专家杨伟斌提到,目前L2级智能驾驶技术已实现上车,但L3级技术还存在争议,包括系统不能应对时需要驾驶员接管,衔接上存在安全隐患等。在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看来,高速NOA已经做到了“好用”,或者说刚到“好用”的阶段,但是否做到了让客户“爱用”,还要打个问号。“尤其是针对城区NOA,消费者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它带来的价值,一方面是成本高,另一方面是其在各种各样的使用场景下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余凯表示。能够看到,对于智驾甚至是高阶智驾,声音是多方面的。但不管怎么说,智驾从高价车普及到更便宜的车,显然速度也在加快,如何应对降低成本的难题,如何提升智驾的进一步安全性,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