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燃!带你看看2023年这些科技“名场面”

admin 最新科技 2024-08-21 14 0

未来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 张冰清)24亿光年外的巨型“宇宙烟花”、一场别出心裁的“太空会师”、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交付……2023年,科技名场面越来越多,从“天眼”探空、“蛟龙”入海、“神舟”飞天,到举世瞩目的国之重器,再到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令人振奋。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取得重大成果的科技“名场面”。名场面:脑机接口未来已来脑机接口未来已来,人类与人工智能共生或不再遥远。5月4日,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北京获得成功,该试验在猴脑内实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脑控机械臂。介入式脑电传感器通过颈静脉,进入矢状窦,到达猴运动皮层脑区,在术后成功采集并识别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电信号。此试验实现了动物对机械臂的主动控制。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一种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它具有监测、替代、改善/恢复受损或有障碍的自然中枢神经系统输出输入的功效。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介入式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试验。图源:人民日报名场面:24亿光年外的巨型“宇宙烟花”距离地球约24亿光年的宇宙深处,一颗比太阳重20多倍的“超级太阳”大质量恒星燃烧完其核聚变燃料,瞬间坍缩引发巨大的爆炸火球,发出了一个持续几百秒的巨大“宇宙烟花”——伽马射线暴(GRB,也简称伽马暴)。相关观测研究成果于2023年6月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科学杂志《科学》(Science)。参与该项研究的中国科学家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观测研究成果将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成果,有望产生许多“颠覆性”的发现。这场“宇宙烟花”火球与星际物质碰撞产生的大量万亿电子伏特高能伽马光子穿过茫茫宇宙,径直飞向地球,于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21时20分50秒,抵达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缩写LHAASO,中文昵称“拉索”)的视场范围,6万多个伽马光子被“拉索”收集到。经过数月的分析与研究,“拉索”国际合作组的科学家们终于揭开了这场大质量恒星爆炸事件的神秘面纱,并在世界上首次制作完成“宇宙烟花”全过程纪录片。伽马射线暴(GRB,也简称伽马暴)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名场面:“中国天眼”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关键证据搜寻纳赫兹引力波是国际物理和天文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利用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我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发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今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6月29日,相关论文在我国天文学术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RAA)》在线发表。在此次研究中,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团队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眼”,对57颗毫秒脉冲星进行了长期系统性监测,并将这些毫秒脉冲星组成了银河系尺度大小的引力波探测器来搜寻纳赫兹引力波。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名场面:墨子巡天望远镜开启观测绮梦般层层叠叠的蓝紫色尘埃云散发着柔和朦胧的光彩,这是一张“新鲜”的仙女座星系照片。它由每次30秒共计150次曝光所得到的照片叠加合成,出自墨子巡天望远镜。9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墨子巡天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天文基地正式开启巡天观测。它的“首秀”之作,邂逅了距离地球约250万光年的仙女座星系。据报道,墨子巡天望远镜坐落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为北半球光学时域巡天能力最强设备,也是冷湖天文基地望远镜群中口径最大的望远镜。它具备强大的巡天能力,能够每3个晚上巡测整个北天球一次。它可监测移动天体和光变天体,用于高效搜寻和监测天文动态事件,有望在高能时域天文、太阳系天体普查、银河系结构和近场宇宙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始创新成果。墨子巡天望远镜观测基地近景 图源:央视新闻名场面:“九章三号”刷新世界纪录从《九章算术》,到如今的“九章”量子计算机,跨越千年的求索,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坚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今年10月11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该成果。在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时,“九章三号”比上一代“九章二号”提升100万倍,比目前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前沿”(Frontier)快一亿亿倍。“九章三号”1微秒可算出的最复杂样本,“前沿”要算约200亿年。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实验装置示意图(部分)。图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场面:“太空会师”10月29日,一场“太空会师”上演。神舟十七号与神舟十六号两个乘组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面。这是在我国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实现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20周年之际,我国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航天员首次在中国空间站同框,这场同框期盼了太久太久。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从飞天圆梦到梦圆天宫,目前已有20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空间站三舱“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6月4日,神舟十五号顺利返回地球。此次“太空出差”,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表示,2022年底中国空间站完成了全面建造,进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将常态化开展载人飞行,航天员将长期在轨飞行,在很多领域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任务。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开展了人因工程、航天医学、生命生态、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流体物理、航天技术等多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和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迈出了载人航天工程从建设向应用、从投入向产出转变的重要一步。名场面: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交付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大型邮轮,是中国几代造船人的夙愿。今年,造船人夙愿得偿。11月4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这标志着我国从此实现了国产大型邮轮制造“零的突破”。据悉,“爱达·魔都号”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宽37.2米,最大高度72.2米;全船搭载107个系统、5.5万个设备,包含2500万个零部件,完工敷设4750公里电缆;船上有客房2125间,可容纳乘客5246人……这艘庞然大物犹如一座“海上现代化城市”。大型邮轮与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航空母舰并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设计、建造难度极高,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工程。此次“爱达·魔都号”的设计建造成功,标志着我国造船业自主实现了大型邮轮重量控制、减震降噪等主要核心技术的突破。名场面: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投产12月6日,山东荣成传来好消息: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在稳定电功率水平上正式投产,转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领域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座核电站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于2012年12月开工,202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目前,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台(套)设备达2200多台(套),创新型设备有600余台(套),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名场面: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12月26日,我国多条高铁线路集中开通运营。连接福建龙岩和广东龙川的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开通运营,福建省武平县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随着贵南、福厦、济郑等一批高铁新线建成通车,新增高铁运营里程1700余公里。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 图源:央视新闻今年以来,国铁集团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前11个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随着贵南、福厦、济郑等一批高铁新线建成通车,新增高铁运营里程1700余公里,“八纵八横”高铁网越织越密。国铁集团发展和改革部规划处副处长邓立红表示,2023年铁路投资高位运行,“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加快建设,截至11月底,已建成投产3.61万公里,占比约80%,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