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情,让他们生活里的“障碍”逐渐消融|全国助残日

admin 最新科技 2024-08-19 15 0

“跨省通办”“全程网办”,足不出户就能申领残疾人两项补贴;灵活的大腿假肢帮助孤残儿童实现走起来的愿望;“平安通”一键呼援等智慧适老化改造为残疾老年人筑起居家“安全网”……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近年来,广东民政部门强化科技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的数据平台为支撑,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智慧手段,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兜准兜牢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持续加强残疾人关爱服务,助力残疾人共享美好生活。“跨省通办”138例,残疾人两项补贴申办更便捷、发放更精准“‘跨省通办’真是太方便了,不用返回户籍地河南,就可以申领补贴!”陈女士是广州市南沙区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全程网办”的首位受益者,其户籍在河南省信阳市。2023年12月21日,榄核镇收到陈女士通过“全程网办”提交的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信息。核实相关信息后,该镇工作人员向陈女士户籍地了解当地的补贴政策及申请材料;并将陈女士的申请信息和证明材料录入“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再将申请信息推送至其户籍地。通过这一系统,陈女士户籍地的民政部门在2024年1月8日完成了审核、审定等程序,2月起将补贴资金拨付到陈女士的银行账户。广东已全面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残疾人可通过登录“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民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其移动端“民政通”、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宝小程序等终端,全程在线提交申请、查询、修改证明材料,足不出户申领两项补贴,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截至2024年4月,全省已办理“跨省通办”138例、“全程网办”2011例,切实为广大残疾群众提供了暖心贴心的服务,不断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4年广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分别提升至每人每月202元、每人每月270元,标准水平同比分别增长3.4%、3.6%。目前,全省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达到162.32万人次,其中困难生活补贴42.48万人,重度护理补贴119.84万人,补贴标准持续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推动“政策找人”,135万残疾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库为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广东省民政厅建设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管理系统,为精准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构建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撑,推动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与“人找政策”相结合转变。广东各级民政部门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做好低收入残疾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上线以来,将135万残疾人纳入低收入人口库;累计预警核实残疾人66674人次,其中纳入民政救助7643人次,转介其他部门救助1837人次,并持续跟踪评估救助成效。落实残疾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方面,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基本生活救助范围。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8.7万名残疾人纳入低保,8.2万名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今年以来累计对困难残疾人实施临时救助5563人次。建立“绿色通道”,3年累计救治孤残儿童约1.5万人次成功安装上“合身”的大腿假肢,小伟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在福利院里灵活地行走,实现了从无法站立到“行走自如”的转变。出生于2012年的小伟因先天性左下肢残疾而被遗弃,2013年以来一直养育在汕头市潮阳区福利院。福利院多年来一直求医寻找最佳治疗方案;经权威专家诊断,建议小伟截肢并佩戴假肢,改善生活质量。2020年10月小伟接受了截肢手术。在“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两次资助下,2021年,装上了假肢的小伟实现了“站起来”的心愿;2023年,根据生长发育需要,小伟换装了更为合适的“机械腿”假肢,大大提高了小伟活动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广东自2004年以来持续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拓展救助对象和救助内容,从集中供养孤儿拓展到散居孤儿,从手术治疗拓展到非手术、体检、康复。2021年-2023年,累计救治孤儿近1万人次。同时,建立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省市县三级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实现29家省级知名医院与全省106家儿童福利机构无缝对接,2021年以来通过“绿色通道”累计救治孤残儿童约1.5万人次。此外,广东积极推动市级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实行集“养治教康”为一体的区域性集中养育,并加强集中供养儿童照料护理服务,目前已有11家市级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量身定制”让残疾老年人生活更安全更便利广东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2023年和2024年省十件民生实事。改造主要围绕“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厨房操作方便、居家环境改善、智能安全监护、辅助器具适配”6方面,按照“一户一方案”的原则,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居住环境和改造需求等“量身定制”改造方案,为包括残疾老年人在内的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提供更安全、便利、舒适的居家环境。“有事情可以用平安通直接求助,非常方便!”柳婆婆是江门市江海区的残疾独居长者,去年政府资助其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安装了“平安通”呼叫器、厨房烟雾报警器、溢水警报器、燃气报警器等智能看护设备,并通过平安通智慧养老调度中心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此外,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硬件改造,包括安装无障碍扶手、地面防滑及高差改造等,降低居家意外的发生。说起家里的新变化,柳婆婆对适老化改造项目竖起拇指点赞。江门市近年积极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用好2022年国家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和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提供包括安装床边护栏、淋浴椅等适老化改造和安全监控等智能化改造,并依托江门市居家社区“平安通”平台等服务资源提供远程监护服务。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300多户;2023年为221名残疾老年人建立家庭养老床位。在广州,“平安通”服务全面升级,从“一键呼援”到全方位守护,通过智能手表、老人手机等智能化终端,可实现生命体征监测、跌倒自动报警等功能。中山市积极推进特殊困难对象免费安装智能水表工作,对民政兜底保障对象中的独居老人、独居重度残疾人、独居重病患者、散居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对象日常用水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并将异常情况即时推送给监护人及社区联系人手机,确保在接收预警信息后及时核实处置。下一步,广东民政系统将结合部门职责,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民政行业深度应用,着力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织密扎牢残疾人民生保障兜底网。文 | 记者 高焓 通讯员 莫冠婷 庞博图 | 通讯员提供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