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力”升级、进厂“打工”……人形机器人从科幻走进现实

admin 科技资讯 2024-09-13 15 0

跳舞、鞠躬、上台阶,听到声音命令准确抓取物品,进入汽车智能工厂实训“打工”……在8月21日至25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人形机器人“争奇斗艳”,引得观众频频驻足,成为一大亮点。大会展区内,“天工”人形机器人表演了奔跑、上台阶等技能。这个由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机器人可以实现6km/h的稳定小跑。该创新中心人形机器人算法专家张强介绍,此次“天工”再次升级,基于状态记忆的预测型强化模仿学习方法,不仅动作花样更多,还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的加持下,掌握了语音交互抓取能力。“当人下达语音指令后,具身智能机器人就能基于‘开放词汇目标检测与任意物品分割多模态模型’来完成一套抓和放的动作。目前我们已经打通了具身智能大模型链路,这意味着机器人可以理解人类指令,拆解相关任务并完成这些任务,未来机器人将能帮助人类做更多事情。”张强说。此外,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在北京首次亮相,该机器人全身具备28个活动关节,双手共有11个自由度,采用仿生设计进一步提高灵活性和敏捷性。钛虎机器人展示了高达2.3米的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重物搬运场景。“依托自主研发的轻量化减速器等核心部件,我们实现了机器人身体轻却力量大的特点,力量相当于正常成年人的三倍。”钛虎机器人创始人易港说。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认为,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产物,这些动作能完成背后,是人形机器人“大脑”更聪慧,高级认知和决策能力更强;“小脑”更敏捷,运动控制更精准;“肢体”更灵活,本体结构运动精度、能源效率更高,体现出关键技术的发展进步。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认为,从硬件到软件,从零部件性能的提升到AI算法的优化,从基于小模型进行垂域训练到通过大模型实现世界感知,让机器人逐渐像人一样与物理世界感知交互的路径日渐清晰。透过大会窗口可以看到,人型机器人能力持续升级的同时,也正加速行业应用落地。以汽车工厂场景为例,优必选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现场展示智能搬运、分拣、质检等三大主要应用。“结合端到端模仿学习、视觉精准识别、全身精细运动控制等技术,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 Lite已‘入职’多家汽车工厂,如在极氪工厂的CTU入库上料工位协同员工执行搬运任务。”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星尘智能机器人复刻了专家的扬琴、书法、糖画等技艺,这种适配泛场景、通用性的学习操作能力,也令其可应用到更多类型的复杂任务中。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在大会上发布《人形机器人十大趋势展望》时表示,人形机器人具有通用性、智能性,可无缝使用人类工具,将保障它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和深化,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引领社会走向全新的智能化发展阶段,为各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例如,在工业领域,将广泛参与危险作业生产环节,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在特种领域,将会成为极端环境下执行科研探索、抢险救灾、安防巡检等任务的重要力量;在民生领域,将全面融入人们生活,从提供家政服务到参与医疗辅助等,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乔红说。(记者 郭倩)编辑:于江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标签列表